欢迎来到六枝人才网!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六枝人才网便民信息
    六枝人才网 > 热点资讯 > 贵州新闻 > 六盘水新闻 >  六盘水市生态移民局党建引领幸福生活 创建移民“四安”家园

    六盘水市生态移民局党建引领幸福生活 创建移民“四安”家园

    时间:2023-11-10 09:53:46  编辑:六枝人才网  来源:六盘水新闻网  浏览:140次   【】【】【网站投稿

    六盘水新闻网讯(www.lztqrcw.com)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六盘水市生态移民局强化党建引领,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着力把安置区建设成让搬迁群众居安、业安、身安、心安的“四安”家园,真正提升了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党建引领抓治理,打造“居安”新环境。一是选好“带头人”。通过“选好一个领头人、带好一支队伍、管好一个社区”,从搬迁社区居民中选拔优秀干部,组成一支年轻化、知识化、活力化的“两委”和网格员队伍,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全市71个安置区基层党组织,从搬迁社区居民中选任支委委员61名、党支部书记11名。为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水平,连续两年举办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示范培训班,培训移民(社区)干部300余人次。近年来,六枝特区聚福新苑党支部、盘州市金秋居委会党支部、思源居委会党支部、七指峰居委会党支部、水城区新业社区党支部、钟山区幸福里社区党支部等均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二是架起“连心桥”。推行“党组织+居委会+网格化+楼栋长”“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机关联基层、干部联群众,大力发展老年人协会、残疾人协会、红白理事会、志愿者协会等社区组织,带动搬迁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让他们想办事有“门路”,遇难事有“娘家”。市、县(区)两级移民干部174人共结对联系390余户搬迁群众。三是筑牢“防护墙”。全市71个安置区划分网格391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08人,新建警务室46个,组建治安巡逻服务队71支,新建微型消防站53个。实现安置点综治中心、“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全覆盖。通过居民小组联系群、党员联系群、家庭群、微信公众号、“院坝大讲堂”、“敲门行动”、广播、发放宣传册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搬迁社区积极开展国家安全、用火用电、防灾减灾、道路交通、平安建设、防电信诈骗等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搬迁群众安全意识。

    二、党建引领抓就业,搭建“业安”新平台。一是搭建基础服务平台。在安置区建设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站),按月对搬迁劳动力就业情况、返乡劳动力返岗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对“四类特殊就业群体”纳入重点监测和帮扶,建立就业台账,实时掌握就业情况,针对性推荐就业。全市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站)71个,累计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推送等服务5.33万人次,实现就业2.55万户5.83万人,就业率95.64%。二是搭建就业帮扶平台。通过落实场地免租、税费减免等政策,利用安置区商铺等资源为创业者铺就“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创业指导和创业担保贷款服务,着力帮助创业人员解决融资难题,促进1654名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全市28个安置区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带动382名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三是搭建就业兜底平台。对需要看护病人、老人、照顾子女等无法外出务工的特殊劳动力,积极开发园区就业岗位,围绕以“凉都三宝”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发展和周边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培训,开发就业岗位。通过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适度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3286名留守妇女和弱劳动力等就业困难搬迁群众的托底就业问题,全市搬迁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2.73万人。

    三、党建引领抓服务,开启“身安”新生活。一是组织联动开展服务。建立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制定党员先锋量化考评表,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市移民系统,组织94名在职党员统一到“机关联基层”党建联系点报到,联合社区党支部,围绕“参与社区建设、宣传政策法规、了解社情民意、服务社区群众”,常态化开展调研走访,听取基层意见建议,开展志愿服务860余人次。积极争取投入中央、省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401.6万元,安置区消防设施、环境整治、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搬迁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水城区野玉海安置点、钟山区幸福里社区被评为“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二是部门联动强化服务。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高质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形成后续扶持“1+1+10”的政策矩阵,各部门齐抓共管,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格局。实现71个安置区医疗机构全覆盖,配套了老年服务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安置区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全市2.4万名易地扶贫搬迁适龄儿童实现就近入园入学,落实低保3.29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0.94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23万人。六枝特区聚福新苑社区、盘州市金秋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三是健全设施优化服务。在安置区建好“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为主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争取各类资金1289万元,完善提升“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养老服务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文化服务中心等,建成图书分馆(室)71个,配备音响、芦笙等文化设备,建成易地扶贫搬迁综合性文化服务示范点12个,为丰富搬迁群众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创造了条件。水城区阿娄社区成为全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三个一工程”文化产业示范社区,钟山区幸福里数字农家书屋成为六盘水首家“馆屋共建”试点。

    四、党建引领抓文化,共建“心安”新家园。一是创新发展模式促融合。创新提出创建“和谐社区活力社区”,以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精神充实、内外相融为目标,为提升全市易地搬迁安置社区“软”服务明晰了思路。目前,全市71个安置区实现“五个体系”全覆盖,34个200户以上安置区打造成为“和谐社区活力社区”。“两个社区”做法入选全国首批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进行推广。二是提升文化服务促融合。出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特色文化建设标准、文化志愿组织建设服务标准、文化效能评价标准”的“1+3”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从弘扬传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着手,在传统节日或重要时间节点期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40场次,覆盖8.1万人。成功举办四届易地搬迁群众广场舞展演,带动4.8万群众参与,不断助推搬迁群众社会融入。我市搬迁群众广场舞展演活动信息在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发布。三是强化感恩教育促融合。利用好先进典型现身教育,在社区开展文明之星、最美家庭等评比活动,实行积分奖励,充分调动搬迁群众积极性。引领搬迁群众自发组建山歌队、快板队、舞蹈队、小品表演队等,围绕邻里互助、勤俭节约等文明新风,开展文艺活动,引导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激发内生动力,发扬奋斗精神。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开展感恩教育1009场次,评选文明家庭817户、勤劳致富模范户346户、身边好人353人,加速实现搬迁群众从“融入”走向“融合”。